大家好,我是苏苏。很开心能够在我的专栏见到你。
首先,要感谢你的信任,在尚未看到任何一篇内容前,就愿意花费199元订购我的专栏。当然,我也向你承诺 ,你在这个专栏所收获的思考跟成长,将远远超过199,也一定会超过599。
我目前的计划,是每个月至少更新四篇干货文章,我会持续更新一年,总字数不会低于50000字。当然,我偶尔也会更新一些非干货文章。除了想用理性的力量与你们对话,偶尔,我也希望能够跟大家建立一些感性的链接。
关于专栏的开篇,我依旧希望从宏大入手。我想要跟你们探讨人的真相,生活的真相,宇宙的真相。而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想要帮助大家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找到大家的人生天赋跟使命。
在聊使命跟天赋之前,我们先要厘清一个概念,使命究竟是什么?
使命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使命是我们存在于世的一项社会分工及责任。
既然上天创造了我们,那么我们每个人就当然都有自己的使命。可我们每个人并不一定都能实现自己的使命,这种实现与不能实现,形成了整个世界正态分布的阶级分层。
使命,对于一部分人而言,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幻泡沫,他们始终觉得自己其实可以做到这样的事情,但是一直没有做到。
使命,对于另一部分而言,则是一直向上探索,一直能够得到正反馈的一条路径。
于是,这个世界出现了一批怨天尤人抱怨自己处境的人。还有一部分,则是不断自我预言突破自我最后自我实现的人。
让我换个通俗易懂的说法吧。
这个世界的人群大致呈现一种典型的二八分布,少部分的精英阶层在不断创造推动世界的发展,而大部分普罗大众只是在维持这个世界的基本运转。
虽然所有的社会分工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我们必须承认,只有属于那20%的人在做的那些更具创造性的事,才会成为我们认可的使命跟天赋。极少有人能够心甘情愿地沦落为一个平庸的某某某(少部分以自谦为外壳的精英除外)。
可归根究底,这个世界就是由庞大的NPC构成的,有的人羡慕权势地位财富,但是没有努力或者是机运去获取。有的人则把这种内在的羡慕转化成一种敌视,仇富仇视阶层甚至仇视某种文明。
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消解这样的能量,NPC的屁股都已经牢牢地坐稳了社会分层的大多数。即便偶尔少数人被命运击中,意外中了千万彩票,他们最后也会被“财富”本身蕴含的巨大能量给蚕食:因为他们未必理解了财富运作的轨迹,他们没有跟财富为伍的底层架构。要么挥霍无度,要么被闻风而至的亲戚穷追猛要。如果一个被财富击中的人同时也被智慧击中,这种情况就太微乎其微了。
同理,即便NPC获得了一个跃迁的工作机会或者是婚姻机会,他们也还是会在一种理解人生的底层架构的缺失中走向覆灭。无法掌握的运气,比没有运气更令人绝望。
如果你不敢预言你的人生,你不敢拥有不平庸的勇气,你就不会用一种更高的标准指导你当下具体的人生,你指望通过命运跟外部环境来改变你,那你就是在做梦。
即便你真的有好运,那么我也想告诉你,好运的运作的机制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命运真正点醒你的那一刻,不是突然把你推向某个机会,而是终于让你意识到你可以开始构筑你的底层生命了:你终于敢于抛下外界的声音,原生家庭的影响,你终于敢于开始想象了。
你今天能够读到我这篇文章,就是命运借我之手与你对话,齿轮已经在徐徐扭转,我希望今天就是撬动你命运的一个重要契机,是一颗埋入你心中即将开花的种子。
回想2015年,我刚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在光线传媒上班。每周一早的周会时间,光线的总裁李晓萍都会出现在二层靠近大门的那个容纳百号人的大会议室里。
她是一个气宇轩昂极其挺拔的女人,周会上,除了会过不同电影项目的推进进度,她试图传递的所有信息的核心,就是让台下所有员工都相信一句话,“相信相信的力量”
2015年,我刚21岁,这个神色笃定的女人,在我看来就像一个“邪教教主”。可如今我30了,我终于能看懂她那笃定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的内心不相信你能做成一件事,那么你接下来所有的挫折,都会成为此事难成的有利证据。你将为了这种失败自证,丧失想方设法克服万难的主观能动性。
我的视角是21岁时被李总点醒的,以致于后来的人生,我看到的大部分能够把事做成的人,能够占领某一个社会角色并矢志不渝的人,显著的特点,就是相信自己的使命跟价值。
艺术家是最能坚定这一点的人。
我在职业早期接触过无数艺术家,不管是画家,作家,导演,演员,建筑师,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极度认可自己使命的人,他们甚至还有一种在他处完全残缺的丧失感,这种丧失感的表现,是一种反问:如果我不做这个行当,我又能做什么呢?
反过来看,他们也正是在这种丧失感里,加速着聚焦他们使命的笃定。艺术家们,很多时候是那百分之20里的百分之20。
我想再跟你深入解释一下这种“他处的丧失感”为何物。
大部分人,大部人不够坚定的人,其实有太多退路可走。如果我不干这个,我还可以干别的。
就好像现在互联网失业潮来临,即便真的面临辞退,大部分人其实还有一些能够接受的选择,比如送外卖,比如开滴滴。总归有活路。
但这种活路,看似是选择,实则是对你实现使命的笃定,跟做出预言的勇气的一种莫大的戕害。
最近几年,我的确在更传统精英叙事的大厂里工作着。我的观察是,能够毕业于名校且成功克服了大型企业层层筛选跟淘汰的人,其实大抵素质是差不多的。不管是学习能力,迁移能力,智商情商,还是判断力等等。
大家的区分,依旧在于那种自我相信的笃定上。那些能够在大厂游刃有余步步攀爬的人,一定都是坚定选择了卷王的角色,全身心投入的人。而那些走出大厂的创业者,也都是极度坚信自我,以致于驱动世界为其扭转的造梦者。
如果你不相信你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不相信你是被这个宇宙选中的那引领世界朝前奔走的20%,那么你永远也不会成为那20%。
绝对不会。
再强调一遍,好运是不会把一个不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人推向做成的位置的。好运的运作机制是,先让你相信,最后由你做到。
如果此刻的你还是不信,那好运离你还有一段距离。
如果你已经相信了这一点,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探讨另一件事。如果我们真的是那被选中的百分之20,那我们的天命之路,究竟该如何寻找?
下期 ,我会跟你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