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的小宇宙播客“恍然大悟”粉丝达成了4000~也算是个小小的里程碑时刻。我没怎么肝,却有这么多人关注,有点超出预期,另外,播客这个媒介也是取悦自己较多一些,能顺便溢出给4000个关注者,属于大大的双赢。所以这一刻的感受比我在B站达成2万粉的时候还高兴。
为什么我认为播客是取悦创作者个人呢?因为我的播客制作方式更多偏向于请嘉宾对谈。我请嘉宾的目的,首先是我自己对嘉宾的经历感到好奇,或者我想从嘉宾身上学到东西,因此,只要把嘉宾请到,我们一旦开聊,我就已经值了。作为新手,播客冷启动期请嘉宾是比较讨巧的一种方式,嘻嘻。当然,这种对谈模式只是播客载体的其中一种形态,目前中文播客领域比较主流的内容还是创作者内容输出向的播客,我自己也非常喜欢听,之后我的播客创作也会往这个方向迁移。
今年也有一段时间在做继续做 B 站视频,但是作为兼职作者,还是那个难以绕开的问题——做视频消耗太大了,肝一阵子就得休息。如果不休息,就会不开心,就开始想着回报率的事。我卷视频做什么?我又不赚钱。目前确实没找到我自己非常认可的和视频相关的商业模式。而制作播客是我比较舒服的一种状态,就像我愿意长期写文章一样。“晴耕雨读”——状态好的时候多写点,状态不好的时候少写点,去玩,去读书,去看电影,去经历和体验生活。
再来盘盘哪些节目受欢迎?
我从2021年5月开始做小宇宙试听集,2021年6月开始制作嘉宾访谈类播客,一共上传了21期节目。其中,最受欢迎的TOP5分别是:
EP01 三个互联网大厂人谈谈大厂就业体验 4825次收听
EP08 前美团产品经理离职创业历险记 2709次收听
EP07 和毛老师聊普通人理财的错误观点 2017次收听
EP05 串台【深入聊聊】的 9年产品经理的思考和未来 1209次收听
EP12 和毛老师聊建立连接的能力 907次收听
这些都是我没想到能排名靠前的节目哈哈哈。不过一看这些题材,可能比较触动大众的刚需,所以收听量还可以。
而收听量不靠前的节目,也收获了不错的口碑,我自己很开心:
朋友Rayer和我录的在泰国WLB的那两期,有一些在海外工作的听众跑来告诉Rayer说:“啊,我在这个播客上听到了你!好巧哟!”
和朋友熊老师录制的关于FA的职业科普,让我打开了眼界~
和同学杰哥录制的,前百度工程师从北京迁居长沙~
近期和董边边录制的,从工程师到产品经理再到互联网个体户~
和做物理科普的博主修饼探讨她的创作源动力~,她在小报童的专栏也很受欢迎!
……
当然,上述都是外在评价体系下的播客“成就”。但对我而言,最关键的收获是每一期录制和剪辑的过程,它是我间接思索自己人生意义的一种途径。我能进入他人的世界,得到一些反馈,并把它当作我自己人生的一面镜子。我逐渐朦胧的知道什么是我能去到的,什么是我暂时抵达不了的。
近期明显感觉到中文播客的供给在井喷。目前我自己喜欢的一些小众领域在播客载体已有一些精品内容,比如最近我发现了魔戒骨灰级爱好者开设的《托尔金的树叶》这个频道,对托尔金的文学创作背景和价值观有深入的研究探讨;又比如,我在看欧文·亚隆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科普书,在小宇宙也能找到相应的书评解读;再比如,科幻文学、影视领域,有《铥铥科幻电波》这样的电台,可谓爱好者福音。每一个频道都汇聚起了一个个小小的社区,我们在社区里听他人交谈,并留下自己的踪迹,发现自己原来并不孤独。
非常推荐大家都来试着做一个播客创作者,向宇宙发出电波,留下我们存在的痕迹,在这个无意义的宇宙中谱写我们存在的意义。